老鼠由于數量多,分布廣,與人關系密切,危害是多方面的。危害的輕重則與其數量,也就是密度直接相關:密度過高,危害很大;密度降到一定程度,危害消失;密度降到很低,反而可能成為瀕危物種,需要保護。
同時,老鼠的危害程度與種類有關;有的老鼠是將疾病傳播給人的元兇,危害大,有的基本不傳病,危害相對較小。
傳播疾病。老鼠對人類健康的危害,包括傳播疾病、咬傷與騷擾等方面。其中,傳病較為重要,老鼠可將人和老鼠都能感染的疾病的病原體,通過不同途徑傳播給人,使人得病。例如,老鼠身上的跳蚤叮咬患鼠疫的老鼠再叮咬人,就可將鼠疫菌傳播給人;老鼠的排泄物中有流行性出血熱病毒,人們不慎接觸就可以被傳染,等等。
這類疾病的病原體,在我國至少有20種,包括細菌、病毒、寄生蟲等等。其中,危害嚴重的疾病是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熱、鉤端螺旋體病等。
在世界歷史上,鼠疫曾經有過幾次大流行,每次病死數百上千萬人;我國在20世紀上半葉,因鼠疫病死者也有數十萬之多。
流行性出血熱和鉤端螺旋體病在我國的發病人數,在20世紀80年代都曾達到每年十余萬人,危害非常嚴重。
此外,老鼠還可以將它們在骯臟的地方活動所沾染的病原體,污染食物與用品、家具,使病原體傳播給人。對于老鼠咬人的危害,也不應該忽視,每年被鼠咬傷者數以萬計。老鼠對人的直接騷擾,雖然目前報告的數目不多,但一旦發生,會影響休息,降低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。
耗糧傷農。各種谷物都是老鼠喜歡的食物,無論在農田、糧庫里,還是在超市、住宅中,都是它們盜食糧食的場所。在農作物的整個生長期,老鼠都在取食,嚴重時顆粒無收。在《詩經》中,就有“碩鼠碩鼠,無食我苗”的名句。
有過統計,全世界每年被老鼠損耗的糧食,相當于25個貧困國家國民生產總值之和;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統計過,我國鼠耗糧食每年也超過一千萬噸,相當驚人。進一步分析,家鼠對糧食的損耗,每取食一份,同時糟蹋兩份,污染四份;“一粒老鼠糞,壞了一鍋湯”,都應歸入鼠害。
此外,有的農田害鼠秋季存糧,每洞可達十余斤,危害不容忽視。除了糧食,各種食物(包括蔬菜、水果)、飼料都是老鼠盜食的目標,給人造成巨大損失。在禽畜養殖場,老鼠不但大量取食飼料,而且傳播疾病,造成次生損失。
破壞工業、交通設施。此類鼠害雖然頻次不是很多,但危害不小。老鼠對工業與交通的危害,主要表現在破壞精密電子設備的線路,引發電器火災等方面。據統計,某大工廠的停電事故,17%由老鼠造成。20世紀70年代,上海有個化工廠出現一次鼠媒停電事故,損失1700萬元。城市火災,約三分之一源于鼠害。此類事故的產生,一是因為老鼠竄入電閘,形成短路;二是咬壞電纜,引發火災。
飛機、輪船、火車的鼠害形式不同:曾多次發現老鼠進入客機事件,個別鼠害墜機事件已有記載;關于輪船與艦艇,經常性的危害并不罕見,舵機失靈船撞橋墩事件也已發生;而火車鼠害則較為經常,尤其是舊式客車,屢有旅客反映。
除直接危害外,老鼠還能通過交通工具遠距離傳播疾病,危害更難估計。老鼠在堤壩上掘洞,導致管涌決堤的事件早有記載。
毀壞衣物、家具。老鼠磨牙需要咬物,絮窩需要紙張和織物,常常為此而毀壞衣物與家具。此類危害在農村與欠發達地區仍然相當普遍。在城市,雖然頻次漸減,但個別特例影響很壞,例如,拖走機密資料,損毀珍貴文物,甚至叼走現金柜里的紙鈔絮窩,使出納蒙受監守自盜的懷疑。
在一所大醫院的中藥房里,藥工將藥方壓在已經撿好的藥包底下,午休后藥包都在,但全部藥方不翼而飛,原來是母鼠為產仔急于絮窩。